履职进行时丨全国政协委员宋青:当好“双向发力”的调研者、建言者和推动者
发布时间: 2025-03-11   作者:“同心苏州”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回顾去年我的履职经历,感到充实而难忘。”3月3日,当记者见到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苏州市委会副主委,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宋青时,她欣喜地向记者分享去年的履职感受。今年两会,宋青将持续在深耕领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努力当好调研者、建言者和推动者。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首先,要当好调研者。



2024年,宋青在姑苏区建立了苏州首个全国政协委员基层联系点,通过四级政协委员联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探索人文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基层联系点为我打开了一扇履职为民的窗口。”通过前期调研,今年,宋青准备聚焦“青年社区+城市更新+人文经济”递交相关提案。

“我经常感到很自豪,‘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奋进探索,为我们委员履职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如何打造2.0版的十全街,推动青年、社会资本等多元力量参与古城保护更新?这都是宋青在调研中重点关注的议题。她建议多部门协同推进青年社区建设赋能城市更新助力人文经济融合发展。“期盼通过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为城市更新注入新动能,为促进产业升级与文化繁荣的有机融合,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二是当好“建言者”



去年两会,宋青提交的《关于构建科学系统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引领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提案》,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重点关注,部分建言将被吸纳转化到“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中。“看到自己的建言献策不断开花结果、落地见效,感到欣慰而自豪。”

在宋青看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江苏体现得更为显著、更加集中。各地实践中所形成的探索和方案,可以凝练聚焦到委员履职的方方面面,要当好“建言者”,把“江苏话”转化成“普通话”,推动更多江苏经验为国家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宋青长期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研究工作,“推动构建基于农业碳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她今年重点关注的议题。

今年,DeepSeek横空出世,前不久苏州召开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积极融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包括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数字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推进数字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意义深远,关乎我国能否在数字革命浪潮中通过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宋青说。



三是当好“推动者”



2024年两会,宋青提交的《关于支持汾湖高新区联合青浦、嘉善共建的跨省域高新区争创国家高新区》的提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今年,她将持续推动相关工作,提交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争创国家高新区的相关提案。去年,宋青参加了长江经济带省市政协“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共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她将和参会的长江经济带省市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推进“长江及长江流域重要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区域协同发展作出委员履职的积极贡献。



来源:交汇点新闻